10000元以上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岗位和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招聘简章【长期有效】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发布时间:2021-10-21浏览量:0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坐落在著名的武汉东湖之滨和风景秀丽的珞珈山西麓,是中国科学院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专业研究机构。
研究所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实验室、5个产业化转移转化平台。建所60余年来,几代岩土所人不懈努力,勇攀高峰,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完成涉及水利水电、能源、资源、交通、市政、海洋与国防等众多领域6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近200项(其中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一等奖84项),授权专利960多项,专著与译著100余部,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权300多项;工程学学科和地球科学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和力学一级学科均被评为A类;主办本领域首个SCI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和2个本学科最好的EI核心收录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为岩土力学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研究所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和高素质研究人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杰出人才1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人,高级岗位人员近200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中科院国家大科学计划培育专项、院省创新团队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是科技部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为了深入贯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指示,研究所将继续定位于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重大工程安全与灾害控制﹑深部资源及能源高效安全开发﹑废弃物地质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聚焦于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能源岩土工程与油气储备、边坡灾害力学与防护工程、特殊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环境岩土力学与性能再造五个研究方向,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我国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发展。
现面向应届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及社会人员公开招聘,诚挚欢迎有志青年加盟武汉岩土所,我们携手并进、共享发展。
序号 | 招聘部门 | 岗位职责 | 任职条件 | 岗位类别 |
1 | 油气地下储备与开发研究中心 | 非常规储层改造理论与分析技术 | 海内外石油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在非常规油气水力压裂的理论、实验和模拟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擅长多场耦合下裂缝扩展模拟程序的开发、应用等。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散体材料力学行为模拟与土石混合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 | 海内外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在散体材料力学行为模拟与土石混合体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 博士后 | ||
2 | 海洋与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心 | 海洋地层原位精细探测方法与装备研发 | 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地球物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海洋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相关学科,在海洋工程地质钻探、取样与原位测试理论与装备研发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与专长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科研岗位 |
波浪-海床-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 |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海洋科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相关学科,在海洋波浪流与海床、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计算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与专长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科研岗位 | ||
多孔介质多相渗流理论与应用 | 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相关学科,在油气渗流、地下污染物渗流运移的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计算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与专长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科研岗位 | ||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工程灾害防控理论与技术 | 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相关学科,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与灾害防控的理论、实验与数值模拟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科研岗位 | ||
碳酸盐类岩土的工程分类研究 | 岩土力学及工程地质相关专业,具有无粘性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经历,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海洋土多尺度物理力学特性与工程效应研究 | 岩土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环境工程等岩土工程相关专业;数理基础扎实,有海外留学经历,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在本领域国内外权威科技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岛礁地下淡水资源评估与综合利用 | 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环境工程以及土壤生态等相关专业;数理基础扎实,有海外留学经历,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环境岩土体多场多相耦合理论与效应 | 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工程、渗流力学等专业,在污染岩土体多相体作用效应、多相界面作用理论、多场耦合分析方法与模型、污染物传输数值模拟及软件开发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污染场地工程防控理论与修复技术 | 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渗流力学等专业,在污染土固化稳定化、防渗阻隔、热脱附、生态修复等技术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陈旧型垃圾填埋场安全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市政工程、渗流力学等专业,在垃圾填埋场设计、运行与安全防控理论、方法与技术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城市淤泥与工程渣土固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专业,在淤泥脱水、固化处理、路基回填等相关理论、模型与技术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固体废弃物工程应用理论与技术开发 | 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等专业,在市政污泥、垃圾焚烧残渣、赤泥、锰渣、磷石膏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偏土木工程材料)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环境岩土体多尺度测试分析方法 | 岩土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壤学、化学等相关专业,在污染物测试分析、微观土力学表征等领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环境岩土体多场耦合过程模拟设备研制 | 机械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地球物理学等相关专业,在污染场地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理论与模拟装备研发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与专长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3 | 智能岩石力学组 | 地下工程地应力及应力变化测试与灾变预测 | 在地应力测试、数值分析、地下工程灾害预测与防控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经验。 | 科研岗位 |
深部工程硬岩变形破坏数值方法和防控技术 | 海内外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在深部工程岩体稳定性数值仿真、监测预警和控制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C++等工具编程经验。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的三维岩土数值软件开发 | 在流固耦合作用/土-构相互作用/数值算法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C++/Python/Fortran等工具编程经验。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水下/地铁盾构隧道关键施工技术研究 | 岩土工程、隧道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具有盾构隧道方面的现场、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科研经历。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岩爆/矿压监测与分析 | 海内外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在微震/声发射、岩体破坏热红外监测分析,或在岩体破坏过程惰性气体演化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4 | 施工过程力学组 | 地下工程多场耦合宏细观变形破坏机理的数值仿真 | 海内外岩土工程、隧道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后出站人员,在多场耦合机理与数值仿真方面有很强工作基础。 | 科研岗位 |
多场耦合宏细观变形破坏机理的数值仿真 | 海内外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在多场耦合机理与数值仿真方面有较强工作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地下工程数字建造与信息化施工 | 海内外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在数字建造、信息化施工方面有较强的研究基础与工程应用方面的经验。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地下工程软岩大变形机理与锚固技术 | 海内外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在软岩大变形机理与锚固新技术方面有较强工作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深部裂隙岩体多场耦合机理及渗流控制 | 海内外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等相关专业,在裂隙岩体表征、多场耦合模拟方法等方面有较强工作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地下动力灾害诱发机理及控制技术 | 海内外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等相关专业,在冲击地压、诱发地震、水力压裂等方面有较强工作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5 | 岩体工程多场耦合效应组 | 高性能/超高性能混凝土与特种混凝土材料研发理论与力学特性研究 | 海内外混凝土材料等相关专业,在混凝土材料研发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GIS在岩土工程、地下工程中的耦合研究、开发与应用 | 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GIS或者计算机相关专业,熟悉编程。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智能矿山技术研发 | 岩土工程专业,熟悉采矿工程、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断层活化致灾机理、分析方法、监测预警及灾害防控技术 | 海内外地球物理、地震学、构造物理、岩石力学、隧道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工程等相关专业,在试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处置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跨活断层/活动断裂带长隧道断错灾害防控技术 | 海内外岩石力学、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专业,在试验、数值模拟、现场监测、隧道支护技术方面有一定研究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岩石微观特性分析及地质力学参数评估方法研究 | 在基于岩石细观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岩石数字图像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具有Matlab、PFC等软件使用经验。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6 | 非连续介质力学与工程组 | 岩土工程风险评估和可靠度研究 | 力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风险评估或可靠度研究方向,擅长计算机编程,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风险评估研究的经历。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7 | 地质灾害与3S技术组 | 地质灾害和岩土工程相关的水岩作用与蠕变理论、数值模拟方法及防灾减灾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具有海外博士后或海外研究经历,已取得正高级职称。 | 科研岗位 |
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有水电、交通、矿山行业岩土力学与工程相关科研经历,已取得副高级职称。 | 科研岗位 | ||
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室内与现场工作 | 岩土力学、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有水电、交通、矿山行业岩土力学与工程相关科研经历,数学力学基础较强。 | 科研岗位 | ||
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数学力学基础较强。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8 | 计算岩石力学组 | 1)岩土力学中的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究; 2)岩土工程大数据与云计算研究; 3)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数值仿真及优化设计研究; 4)边坡工程灾害与滑坡地质灾害评估、监测及防治研究; 5)岩土工程软件开发 | 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及相关专业,具有独立科研工作经验和创新发展潜力,具备较强的岩土工程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数值计算、工程实践的专业技能。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9 | 环境地质与力学组 |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在岩土工程中的耦合研究、开发与应用 | 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熟悉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应用研发。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10 | 岩土工程抗震安全组 | 岩土工程抗震安全与防震减灾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工程地质、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具备较强的岩土工程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数值计算、岩石力学实验或工程的专业技能。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11 | 西南区域中心 | 地下工程稳定性、支护优化及灾害防治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隧道方面的现场与室内科研经历。 | 博士后 |
山区公路边(滑)坡稳定性评价、预警和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边坡方面的现场科研工作经历。 | 博士后 | ||
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物探测试技术和装备研发 | 工程物探、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物探测试设备研发、理论研究或工程实践等科研工作经历。 | 博士后 | ||
深垂直钻孔局部壁面应力解除测试技术和装备研发 | 工程钻探、深部岩土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井下测井设备或地应力测试设备研发、理论研究或工程实践等科研工作经历。 | 博士后 | ||
12 | 特殊土土力学组 | 特殊土土力学与灾害防治 | 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具有从事特殊土(如膨胀土、红黏土、残积土、结构性黏土、含气土、海洋土等)研究良好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非饱和土力学与工程应用 | 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具有从事非饱和土力学研究良好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土的本构关系与土工数值分析 | 岩土工程、固体力学、工程地质及相关专业,具有从事土的本构关系、数值分析、土动力学等相关研究良好基础。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13 | 土体相互作用组 | 1)高铁路基健康监测与诊断; | 岩土力学与工程、工程地质、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具有从事数值计算研究的经验,能够熟练应用岩土工程领域的常用商业软件。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14 | 路基工程组 | 新型土工合成材料研发与路基性能调控工程应用 | 岩土工程、道路工程、材料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良好的土工合成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经验。 | 特别研究助理 |
服役路基性能快速检测与评价 | 岩土力学、地球物理、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具有从事检测设备应用、数值反演研究的良好基础。 | 博士后 | ||
15 | 土动力学组 | 1)岩土力学中的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究;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或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经历。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1)改性黏土材料合成;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或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能力、熟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或高分子合成技术、博士期间从事相关领域科研工作。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1)岩土介质微细观组构探测与表征分析;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力学或地球物理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能力、熟悉相关测试表征分析手段(NMR,AFM,TEM等)。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16 |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组 | 地热储层改造与安全分析技术 | 岩土力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成熟独立科研工作经验和创新发展潜力,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学术成果。 | 科研岗位 |
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 | 具有油气或地下水研究背景,在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具有博士后经历,具有独立科研工作经验和创新发展潜力,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研究成果。 | 科研岗位 | ||
基于光纤调制的构造应力导流控制理论与技术 | 具有光学工程或光机电或传感器或油气钻井专业背景,在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具有博士后经历,熟悉光纤传感基础理论与实验或传感系统装置研发,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研究成果或者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 科研岗位 | ||
基于光纤调制的构造应力导流控制理论与技术 | 具有光学工程或光机电或传感器专业背景,在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及系统研发、不良地质体健康监测、光纤测井等研究经历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断层活化模型试验和现场数据解释与分析 | 具有地质力学/地球物理/构造地质研究背景,愿意参与能源地质工程交叉领域研究,熟悉室内岩石力学试验或场地数据的地球物理解译,熟悉相应的专业或开源软件。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碳中和创新科学与技术 | 具有岩土工程或油气储藏研究背景,在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熟悉能源系统/新材料开发/储层模拟技术与方法,同时具有专业/开源数值模拟软件开发经历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多相态岩石物理测试与监测技术 | 具有地质工程或岩石物理研究背景,在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熟悉岩石力学实验/矩张量反演/地球物理监测技术。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地下流体保真取样技术研发 | 具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背景,具有仪器开发及工程项目参与经历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二氧化碳井筒完整性评价与控制技术 | 具有地质力学/工程力学/石油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背景,在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或者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留学经历,在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研究成果,具有相关专业/开源数值模拟软件开发经历者优先。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地质力学与能源岩土工程创新技术 | 具有分子动力学/地质力学/物理化学或分析化学研究背景,愿意参与能源环境岩土交叉领域研究,熟悉各种NMR/XCT/气液取样与保真分析设备与模拟技术。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先进耐腐蚀水泥基材料研发 | 具有水泥基材料或岩土工程相关研究背景,开展过水泥基材料制备与表征相关实验。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复杂沉积与构造地质体内CO2增采地下资源机制和碳封存与资源采收率协同优化技术开发 | 具有渗流或油气开发背景,熟悉孔隙-岩心-储层建模与多相流动模拟方法与应用,具备较强的创新性思维与独立研究能力。具有室内试验背景或数值模拟软件开发经历优先(以下软件之一但不限于Petrel/Eclips/CMG/ COMSOL/MATLAB/Fortran)。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CCUS系统评估-CO2增采地下资源和碳封存快速计算模型开发。 | 场地评估方法与软件开发。具有渗流或油气开发背景,熟悉沉积地质、资源增采技术与算法及软件架构,具有数值模拟软件开发经历优先(软件之一,但不限于Fortran/MATLAB/C)。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诱发(微)地震地球物理解释,地震预测,或地震与地质力学交叉方向 | 地震学、地球物理等相关专业,参与过重大项目并有实质创新贡献,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激情,具备较强的独立研究和工作能力。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 | ||
裂纹修复和靶向密封的生物介质材料研发:实验方法和监测技术[Development of bio-mediated materials for crack remediation and targeted sealing: Experiment methods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 具有工程学、材料学或微生物专业背景,在海内外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声学传感技术研究、不良地质体健康监测、生物材料研发、多场耦合试验与模拟等研究经历者优先。[With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in engineering, materials or microbiology, he/she received his/her Ph.D. from well-known universities, and was given priority in acoustic sen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dverse geological health monitoring, biomaterial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multiple coupling tests and simulations.] | 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Research Associate including PostDoc] |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应聘科研岗位应具有不少于一个聘期的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经历,其中博士后经历中科院内、外均可。
应聘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岗位应获得博士学位(应届博士毕业生可参加应聘),申请时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博士期间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学术成果者优先。
具有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工程热物理、环境化学、材料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以及涉及水利水电、交通、市政、矿山、能源、海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相关专业背景。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具有参与重大工程课题的经历;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书籍、文献,能用英文撰写论文及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人员,须将人事关系转入研究所,并保证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薪酬待遇按照中科院和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研究所为职工缴纳“六险二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武汉市社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博士后享受额外住房补贴。具体如下:
岗位类别 | 是否有事业编制 | 是否可评聘职称 | 社保类型 | 年薪 | 可申请的特色科研项目 |
科研岗位 | 是 | 是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 根据岗位级别确定 | 无 |
特别研究助理 | 否 | 是 | 武汉市社保 | 一般不低于26万元/年 | 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 |
博士后 | 否 | 否 | 武汉市社保 | 一般不低于23万元/年 | 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等、湖北省博士后资助项目等 |
应聘时间:长期有效。
应聘程序:凡符合任职条件且有应聘意向者,请填写《岗位应聘申请表》后发送至pli;whyjsrsc,邮件中须注明申请岗位(投递简历邮件标题:应聘岗位名称+姓名+学历+专业+中国博士人才网)。
欢迎相关或相近研究领域人员来所应聘。
附件:应聘岗位申请表
(/html/whrsm/%E9%99%84%E4%BB%B61%EF%BC%9A%E5%BA%94%E8%81%98%E5%B2%97%E4%BD%8D%E7%94%B3%E8%AF%B7%E8%A1%A8.doc)
企业其他招聘信息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岗位和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招聘简章
2025-04-09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岗位和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招聘简章【长期有效】
2024-03-1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岗位和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招聘简章【长期有效】
2023-11-08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岗位和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招聘简章【长期有效】
2022-04-19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岗位和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招聘简章【长期有效】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