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元以上
安徽农业大学2021年引进人才(团队) 招聘公告
北京神州硕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时间:2021-06-08浏览量:0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人社发〔2010〕7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省属高校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8〕369号)等规定,现将2021年度学校引进人才(团队)招聘公告如下:
(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我校2021年共计划引进团队8个,二类及以上人才6名、三类人才15名、四类人才38名、五类人才8名,
单位 | 学科 | 学科平台 | 专业方向 | 计划数 | ||||
引进团队 | 二类及以上 | 三类 | 四类 | 五类 | ||||
农学院 | 作物学 | 高峰(培育)学 |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 | 1 | 1 | 1 | 5 | |
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高原学科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昆虫生态学 | 1 | ||||
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高原学科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绿色农药研发 | |||||
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高原学科 |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害虫绿色防控 | |||||
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高原学科 | 植物病理学 杀菌剂毒理及抗药性 | 1 | 2 | |||
植物保护学院 | 植物保护 | 高原学科 |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原真菌学/抗药性 | |||||
园艺学院 | 园艺学 | 高峰学科 | 蔬菜遗传育种,或蔬菜生理与分子生 | 1 | 1 | 1 | ||
园艺学院 | 园艺学 | 高峰学科 | 果树学 | 1 | 1 | |||
园艺学院 | 园艺学 | 高峰学科 | 观赏园艺 | |||||
园艺学院 | 园艺学 | 高峰学科 | 设施园艺 | |||||
林学与园林学院 | 林业工程 | 高原学科 | 林产化工和生物质材料与能源 | 1 | 1 | |||
林学与园林学院 | 林业工程 | 高原学科 | 林产化学与工程 | |||||
林学与园林学院 | 林学 | 高峰(培育)学科 | 林木遗传育种 | 1 | 1 | 2 | ||
林学与园林学院 | 林学 | 高峰(培育)学科 | 森林保护 | |||||
林学与园林学院 | 风景园林学 | 园林植物 | 1 | |||||
林学与园林学院 | 城乡规划学 | 乡村规划/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国土 | 1 | |||||
单位 | 学科 | 学科平台 | 专业方向 | 计划数 | ||||
引进团队 | 二类及以上 | 三类 | 四类 | 五类 | ||||
动物科技学院 | 水产学 | 水产养殖学 | 1 | |||||
动物科技学院 | 畜牧学 | 高原学科 | 动物遗传学、动物营养学或生产学、 | 1 | 1 | |||
动物科技学院 | 兽医学 | 高原(培育)学科 | 基础兽医学或临床兽医学或预防兽医 | 2 | ||||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高原学科 | 农产品加工、发酵工程、食品营养、 | 1 | 1 | |||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高原学科 | 生物医药、营养健康、微生物与免疫 | |||||
食品加工研究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创新研究院 | 1 | 1 | 1 | 2 | ||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园艺学 | 高峰学科、国家 | 合成生物学(含分子生物学、遗传 | 1 | 1 | 1 | 2 | |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茶与健康 | 高峰学科、国家 | 茶的健康功效、药理、毒理、食品营 | |||||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茶资源利用与精 | 高峰学科、国家 | 农产品精深加工、发酵工程、食品营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学 | 高峰学科 | 植物天然产物化学 | 1 | 1 | 1 | 3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学 | 高峰学科 | 微生物学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学 | 高峰学科 | 植物分子遗传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生态学 | 高峰学科 | 生态系统生态学、修复生态学 | 1 | 2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修复 | ||||||
绿色发展研究院 | / | 创新研究院 |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绿色防控 | 1 | 1 | 1 | 2 | |
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高原(培育)学科 | 肥料加工与制造、农业农村面源污染 | 1 | ||||
工学院 | 农业工程 | 高原学科 | 农业工程 | 1 | 1 | |||
单位 | 学科 | 学科平台 | 专业方向 | 计划数 | ||||
引进团队 | 二类及以上 | 三类 | 四类 | 五类 | ||||
工学院 | 机械工程 | 高原(培育)学科 | 机械工程 | 1 | ||||
理学院 | 物理 | 材料物理 | 1 | |||||
理学院 | 化学 | 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 | ||||||
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 纺织科学与工程 | 纺织工程 | 1 | |||||
智慧农业研究院 | 智慧农业 | 创新研究院 | 智能农机装备 | 1 | 1 | 1 | 2 | |
智慧农业研究院 | 智慧农业 | 创新研究院 | 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计算机 | |||||
智慧农业研究院 | 智慧农业 | 创新研究院 | 智慧生产 |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 | 高原学科 |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或农村区域发 | 2 | ||||
经济管理学院 | 应用经济学 | 高原(培育)学科 | 产业经济学 | 1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社会学或公共管 | 社会工作、社会发展、社区治理 | 1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文学 | 1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1 |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法学 | 知识产权法、资源环境法 | 1 | |||||
外国语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 | 英语语言文学 | 1 | |||||
合计 | 8 | 6 | 15 | 38 | 8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茶学(含植物次生代谢)、蔬菜学、果树学、生态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森林保护、森林培育、植物病理学、农药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产品安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育、动物营养与饲料、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兽医学、水产科学、农业工程、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农业信息化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农林经济管理等。
(一)一类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外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及相当水平的杰出人才。
(二)二类人才
国家级教学名师及相当水平的领军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五十五周岁。
(三)三类人才
拔尖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
(四)四类人才
1、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相当水平的卓越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2、国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助理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优秀人才,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员或成绩突出的副研究员,国内知名大学教授或成绩突出、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3、自然科学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中科院分区,下同)学术论文6篇以上,或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之和达到35上,其中SCI影响因子不低于10.0的学术论文2篇,或单篇SCI影响因子不低于7.0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二区以上或A&H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或在本学科前20%的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或具有相当水平的卓越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周岁。
(五)五类人才
具有海外留学背景、业绩突出的博士、博士后,或业绩突出的、学校急需的国内博士、博士后;自然科学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学术论文4篇以上,其中单篇影响因子大于6.0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单篇影响因子大于4.0的学术论文3篇以上;人文社科类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SCI二区以上或A&HCI刊源刊物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在本学科前30%的C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相当水平的优秀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三十五岁。
(六)引进人才团队条件和范围
团队带头人达到三类以上人才条件,具有博士学位的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一)一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3000万元,人文社科类350万元;
2、 提供500万元-80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不低于200万元(税前);
4、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在配备学术助手梯队和开展国际研究、交流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
5、配偶随调。
(二)二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000万元-2000万元,人文社科类100万元-200万元;
2、 提供200万元-40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 80万元-120万元(税前);
4、配备科研助手,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
5、配偶随调。
(三)三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500万元-1000万元,人文社科类50万元-100万元;
2、 提供150万元-30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60万元-100万元(税前);
4、配备科研助手,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
5、配偶随调。
(四)四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100万元-200万元,人文社科类30万元-50万元;
2、提供80万元-15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税前);
3、提供年津贴 25万元-50万元(税前);
4、配备科研助手,提供工作室及配套设施;
5、根据工作需要和配偶的具体情况商谈配偶工作调动或安置事宜。
(五)五类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自然科学类40万元-100万元,人文社科类10万元-30万元;
2、提供50万元-80万元购房专项补贴和安家费;
3、提供年津贴 15万元-30万元;
4、提供必要的工作室、实验室及配套设施;
5、根据工作需要和配偶的具体情况商谈配偶工作调动或安置事宜。
团队引进的参照以上待遇,按照协议兑现相关待遇。
原则上非全职引进人才必须是三类以上人才。非全职引进的人才依据实际来校工作时间,按照月薪3-5万元发放工作津贴;每年报销一次来校往返差旅费,配备科研助手,提供来校临时住房、工作室及配套设施等。
对推荐三类以上人才全职到学校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或机构,给予5-10万元奖励或一定的服务酬金。
本公告由安徽农业大学人事处、人才办负责解释。
政策咨询电话:0551-65786165(人事处、人才办)
人事处、人才办联系邮箱:rshc、ahnyzp发送主题请以“姓名+学校+专业+学历(职称)+应聘岗位名称+中国博士人才网”格式注明
监督举报电话:0551-65786116(纪委办)
上述咨询服务和监督举报电话于正常办公时间使用。
企业其他招聘信息
内蒙古大学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2025-06-26
绍兴文理学院2025年人才引进公告
2025-06-23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公开招聘高技能人才公告
2025-06-17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公告
2025-06-06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第一批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才公告及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公告
2025-06-04
常州工学院2025年人才招聘启事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