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见菁英——教育类专场招聘会
2025/05/13 14:00
河北省秦泰热力设备有限公司招聘宣讲
2025/05/10 15:55
“智造未来,伊特机械邀您共启‘中国制造’新篇章”
2025/05/10 10:25
河北工业大学“点燃职场,成就梦想”2025届毕业生春季双选会
2025/04/18 09:00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广西石化是集团公司为深入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炼油化工产业布局,在南方地区建设的第一个千万吨级炼厂,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环境友好型炼化企业。项目一次规划,两期建设,总投资228亿元,设计年加工能力1000万吨(加工能力最高可达1200万吨/年)。2006年12月30日,千万吨炼油项目奠基;2010年9月8日,千万吨炼油项目一次投产成功,主要加工中东低硫原油(设计硫含量0.1%);2014年8月30日,含硫原油加工配套工程投产,具备了加工高硫高酸原油的能力(设计硫含量2.16%,酸值1.0mgKOH/g)。
炼厂定位于“大规模、短流程、燃料型”,总加工方案采用全加氢型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技术从美国UOP公司、DOW化学等公司引进。主要生产装置包括: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4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22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24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20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220万吨/年连续重整、60万吨/年气体分馏、20万吨/年聚丙烯、120万吨/年汽油精制、100万吨/年汽油加氢脱硫、40万吨/年轻石脑油异构化、10万吨/年MTBE、80万吨/年航煤加氢精制、26万吨/年硫磺回收、50万吨/年轻汽油醚化、4+14万标准立方米/小时制氢、氢气回收等23套主体生产装置,以及公用工程、罐区、码头及码头库区、铁路专用线、100万方原油商业储备库等配套工程。
主要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煤、芳烃、聚丙烯、硫磺、液化气、沥青等。产品市场覆盖国内国外,2018年38%的产品出口至越南、新加坡、澳洲、美洲等国际市场,62%的产品销往广西、广东、贵州等国内市场。
组织机构扁平化,采用两级管理,设置机关处室和直属部门13个,生产及辅助单位9个,受托管理单位2个(420万方储备库和东油沥青)。检维修、仓储物流、产品火车汽车装运、码头装卸、后勤等辅助业务采用外包。公司人员精简,目前实有员工930名,平均年龄37岁,党员468名,采用“四班两倒”模式。
2009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称号。2013年,千万吨炼油项目摘得IPMA国际卓越项目管理最高奖—特大型项目金奖。2014年和2019年,两次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最佳实践单位”称号。2018年,被授予广西壮族自治区“清洁生产企业”称号。2019年,荣获炼化板块“2018年炼油专业达标优胜单位”荣誉称号。
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2014年8月含硫原油配套工程投产后,广西石化主体生产装置全部建成投产,开始全面加工重质、高硫原油,生产经营踏上了新征程、迈上了新台阶。
近5年来,广西石化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开源节流、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四合格四诠释”等系列要求,逐步形成和巩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安稳生产为基础,以计划为龙头”的经营管理理念,始终坚持平稳优化、着力提质增效,安全环保、质量效益、党的建设都取得了较好成绩。近5年来,安全环保总体受控,未发生一般A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经营业绩不断提高,2015年实现扭亏为盈并一直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党建工作全面加强,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更加深入和巩固;队伍素质稳步提升,队伍作风持续改善。
2015年是广西石化加工高硫原油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首次完成考核利润2亿元。2016年,加工原油815万吨,销售产品737万吨,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上缴税费94亿元,盈利23.9亿元。2017年,加工原油913万吨,销售产品890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上缴税费74亿元,盈利29.7亿元。2018年,加工原油958.6万吨,销售产品881万吨、其中出口332.6万吨,营业收入442.3亿元,实现税费75.1亿元,盈利25亿元。2019年1~7月,累计盈利7.34亿元,在中国石油炼化一体化业务中排名第四。
公司发展愿景
(一)炼油向化工转型是大势所趋
从石化行业发展形势看,成品油市场将长期过剩,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化工品仍将大量进口,并且随着新产品开发将不断替代传统材料,化工市场前景广阔且附加值高。预计到2025年全国成品油过剩量5000万吨/年,预计到2030年全国乙烯供应缺口仍将保持1200万吨/年(包括在建、已规划建设项目的产能释放)。炼厂控油增化、向化工转型升级符合行业发展形势和政策要求。
集团公司已经明确了关于炼化业务转型升级坚持整体协调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坚持炼油化工一体化方向、巩固提高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广西石化建设大化工项目将进一步减少汽柴油产量171万吨,企业创效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显著提高,有利于优化集团公司炼化产业链,有利于集团公司统筹西南地区的资源和市场,符合国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贯彻集团公司炼化业务转型升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广西石化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优势明显
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符合集团公司炼化业务发展规划要求,也是广西石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广西石化有四大优势。一是市场优势:广西石化地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面向国际市场,可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东盟经济圈和陆海大通道;面向国内市场,可发挥华南经济圈和西南经济圈的能力,市场辐射广,区位优势明显。二是配套优势:临近钦州石化园区,其配套能力完备,已有意向广西石化提供可靠的公用工程和辅助配套设施;拥有10万吨级码头,30万吨原油码头也已基本建成,海陆空物流发达;厂区东侧有整片企业发展预留用地,无新增征地压力。三是基础优势:炼油装置齐全完备,并预留一定的改造空间,整体投资强度较低,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较好;钦州石化园区规划环评的环保容量基本为广西石化准备,目前环保容量较宽松,环保基础条件好。四是企地关系优势:广西石化是钦州市乃至自治区的纳税大户,在地方经济中地位突出,政府表示极力促成广西石化转型升级发展。
(三)广西石化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初步方案
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动力站2号锅炉烟气脱硝、30万吨码头原油管线项目,积极推进南宁机场航煤管道项目、炼化一体化业务发展规划,实现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