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简介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在山东省东营市,占地面积1174亩,校舍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96万册、电子图书477万余种。建有石油装备、能源科学等各类实验中心和实训室182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油气开发工艺与装备、深层致密油气、智能信息处理、化工本质安全与控制等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高校碳中和绿色能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依托学校建设,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9400余人。开设石油工程等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等工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为进一步加快学校事业建设步伐,实现建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类专业特色鲜明、省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以上人才,诚邀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加盟。
二、招聘范围
(一)第一类人才
在所从事领域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的能力,或与上述人员水平相当的学科领军人才。
(二)第二类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业绩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中的1项:以前7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教学成果奖,或以前3位获得省部级科研或教学成果奖;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项(经费不低于50万元),或主持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项;主持单项到位经费理工类达到10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类达到50万元以上的委托合作(横向)项目。
(三)第三类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业绩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中的1项:以前9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教学成果奖,或以前5位获得省部级科研或教学成果奖;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1项(经费不低于50万元);主持单项到位经费理工类达到5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类达到20万元以上的委托合作(横向)项目。
(四)优秀青年博士
本硕博各阶段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水平的业绩成果。根据学术业绩分为三类,基本条件如下:
A类博士: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高水平的业绩成果,具有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近5年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中的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项;以前7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或教学成果奖;以第一作者在本专业领域发表高质量研究论文。
B类博士: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较高水平的业绩成果,具有较突出的学术发展潜力,近5年成果达到下列条件中的1项:以前2位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在本专业领域发表较高质量研究论文。
C类博士: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取得一定水平的业绩成果,能够胜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任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博士。
三、招聘岗位和人数
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2年度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社发〔2021〕18号)要求,结合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80名博士以上人才。
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汇总表 | |||||||||||||||||
序号 | 事业单位 | 主管部门 | 岗位 | 岗位等级 | 岗位性质 | 岗位名称 | 招聘人数 | 学历要求 | 学位要求 | 大学专科专业要求 | 大学本科专业要求 | 研究生专业要求 | 其他条件要求 | 开考比例 | 笔试和面试成绩比例 | 咨询电话 | 备注 |
1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方向) | 辛老师13245466766 | ||||||
2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热能工程或制冷及低温工程方向) | |||||||
3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 | 3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向) | 辛老师13245466766 | ||||||
4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4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 | |||||||
5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5 | 6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油气储运工程、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向) | 辛老师13245466766 | ||||||
6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6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化工过程安全、安全工程与技术、防火与防爆、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技术与管理、新能源安全方向) | 刘老师18354659836 | ||||||
7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7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 |||||||
8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8 | 5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能源化工方向) | 张老师15954606561 | ||||||
9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9 | 3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化学一级学科(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方向) | 蒋老师13697838662 | ||||||
10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0 | 4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能源储存与转化、二氧化碳捕集材料方向) | 张老师15554621218 | ||||||
11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1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土壤修复、湿地/沿黄生态修复技术、水处理、流域水质提升方向) | 刘老师13905464975 | ||||||
12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2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仪表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 | 王老师18654631572 | ||||||
13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3 | 3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控制与自动化、智能信息处理方向) | |||||||
14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4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电路与系统、电子技术及应用方向) | |||||||
15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5 | 7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 | 王老师13864728831 | ||||||
16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6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焊接技术与工艺方向) | |||||||
17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7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法学一级学科(民商法、刑法、法学理论方向) | 张老师13156072502 | ||||||
18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8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财务管理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 李老师15554636300 | ||||||
19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19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 |||||||
20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0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 刘老师18554712678 | ||||||
21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1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儿童文学方向) | 孙老师13589958651 | ||||||
22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2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方向) | |||||||
23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3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心理学一级学科 | |||||||
24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4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设计学一级学科(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方向) | 颜老师18764579898 | ||||||
25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5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音乐表演(二胡、阮、扬琴、唢呐、琵琶)、舞蹈、音乐理论方向) | 李老师13054666929 | ||||||
26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6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体育学一级学科 | 王老师13954646945 | ||||||
27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7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数学一级学科 | 武老师15254601085 | ||||||
28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8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物理学一级学科、力学一级学科、光学工程一级学科 | 武老师15254601085 | ||||||
29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29 | 3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 | 刘老师13605469806 | ||||||
30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0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哲学一级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 中共党员 | 尹老师13255612057 | |||||
31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1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英语、日语方向) | 盛老师13854618869 | ||||||
32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2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药学一级学科(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物化学、制药工程、生物制药方向) | 刘老师17862108278 | ||||||
33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3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物学、再生医学、组织工程方向) | 孙老师18562005032 | ||||||
34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4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护理学一级学科 | 马老师13280386612 | ||||||
35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5 | 1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 | |||||||
36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6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方向)、地质学一级学科(构造地质学方向) | 董老师18105468200 | 科研团队招聘 | |||||
37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7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定向钻井设计与控制技术、磁导向钻井技术方向) | 李老师18354612565 | 科研团队招聘 | |||||
38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教师38 | 3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开发地质及油藏描述方向)、地质学一级学科(储层微观成岩研究或碳储地质学方向)、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方向) | 孙老师15864727819 | 科研团队招聘 | |||||
39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 专业技术岗位 | 中级 | 教育类(G) | 辅导员 | 2 | 博士研究生 | 博士 | 不限专业 | 中共党员,大学或研究生期间担任过一年以上主要学生干部(包括:班长、团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校(院系)学生会或研究生会部长、校级社团(协会)负责人)或在本科高校有一年以上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经历 | 周老师13954661260 |
四、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适应岗位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热爱高等教育事业;
3.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应聘人员年龄应在45周岁以下(1977年11月25日以后出生),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聘人员年龄在55周岁以下(1967年11月25日以后出生);
4.符合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其他相关条件。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岗位条件
详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汇总表》(附件1)。
(三)其他要求
1.应聘的2023届毕业生须于2023年12月31日前毕业并取得相应毕业证和学位证。
2.对暂未取得国(境)外学位认证的海归留学人员,可采取"承诺+容缺"方式,允许先行参加考试,在考察或体检阶段提供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读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应聘。应聘人员不得应聘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人社部规〔2019〕1号)中应回避情形的岗位。
五、招聘程序
(一)个人报名
应聘人员通过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人才招聘系统”(/),按要求提交材料完成注册报名(附件2)。并发送简历至sdsyhgxy,投递简历邮件主题:中国博士人才网+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
此次招聘岗位为长期招聘岗位,自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后,学校根据岗位报名情况,不定期启动面试、考察、体检程序,岗位招满即止,未招满的岗位报名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二)资格审查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资格初审结果不作为确定符合应聘条件的最终依据。凡在后续工作中发现有不符合应聘资格或弄虚作假等问题的,取消考核、聘用资格。
(三)考试
根据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经批准,面向博士招聘的岗位,可采取简化程序直接面试的方式组织,面试成绩即为总成绩。面试采用试讲和答辩方式,试讲、答辩成绩各占50%,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科学研究能力及教学水平等。面试总分为100分,面试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设定合格分数线为70分,达到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方能进入考察范围。
对考试中违纪违规及存在不诚信情形的应聘人员,一经发现,取消资格,并记入公开招聘违纪违规与诚信档案库。
(四)考察体检
按照招聘岗位,根据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照1:1.2的比例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考察采取核对身份、查阅档案、个别谈话等方式,将应聘人员的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要求和第一标准,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情况,并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对考察合格人员,按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进入体检范围人选。体检在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和项目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按规定需要复检的,不得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只能进行1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应聘人员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为自动放弃。
(五)公示聘用
对考试、考察、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人力资源处网站统一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备案,并按规定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六)人才认定
学校组织相关行业领域专家召开论证会,坚持“五不唯”的评价原则,对引进人才的科研项目、成果奖励、论文专著等业绩成果和学术道德、能力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论证,逐人确定人才类别和岗位。经考核评议,符合第二类、第三类人才条件的可直接聘用到教授、副教授岗位,并兑现人才待遇。符合ABC类优秀青年博士条件的,经个人申报、所在单位初审、面试考核小组综合推荐、学校评议通过后,兑现相应博士待遇。
六、人才待遇
本次招聘的各类人才,其人员编制及聘用关系纳入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人员管理。引进的人才,除享受山东省属事业单位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外,根据聘用合同享受如下待遇(税前):
人才分类 | 安家费(万元) | 科研启动经费最高额度(万元) | 聘期内工资及福利待遇 | 住房保障 | |||
人文社科类 | 自然科学类 | ||||||
第一类人才 | 一人一议,双方协商 | ||||||
第二类人才 | 100 | 30 | 150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提供过渡住房 | ||
第三类人才 | 60 | 20 | 100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提供过渡住房 | ||
优秀青年博士 | A类 | 50 | 15 | 80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提供过渡住房 | |
B类 | 40 | 10 | 50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提供过渡住房 | ||
C类 | 25 | 5 | 25 | 享受校内同等人员待遇 | 提供过渡住房 |
注:科研启动经费以科研项目申报的方式拨付,以上所列为最高资助额度,具体参见《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科研启动经费管理办法》。
1.符合高级职称“直通车”人员范围的人才可直接申报评聘高级职称。
2.团队成员3人以上,团队带头人达到第二类人才条件,且具有博士学位的团队成员不少于2人的,可按照人才团队引进,待遇实行“一事一议”。
3.引进人才除以上待遇外,符合国家、省部级、东营市各类人才工程入选条件的,可同时申报享受;符合省市各类人才补贴申请条件的,学校将积极协助申报;符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直接给予”申请条件的,学校将积极配合申请。
4.引进人才配偶属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根据原工作单位性质、岗位匹配情况、专业能力素质等,原则上可由东营市按照“全市统筹、同级就近”对口安置。在其他单位工作或处于非就业状态的,由市区人社部门根据个人情况,多渠道协助推荐就业岗位。
5.新引进或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的人才,子女入园或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合本人意愿和“就近”原则由各级教育部门予以协调安排。
6.为符合条件的人才颁发“东营优才卡”,享受交通出行、医疗保健、健身休闲等人才绿色通道服务。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郭老师
联系电话:0546-7396328、7396161
监督电话:0546-7396565
八、其他
未尽事宜,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22年度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人社发〔2021〕18号)的相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