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页
公司简介
青岛地铁1987年启动筹建,2010年首条线开工建设,2012年组建地铁集团,承担全市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领域发展职能。近年来,青岛地铁秉承“为人民建地铁、为城市建地铁”理念,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全力匹配城市发展,深入实施“1635”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低空经济”双主业融合发展,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累计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国优金奖、国际隧协超越工程奖、美国建筑大师奖等百余项国家级、国际级奖项。目前,集团资产总额3500亿元,拥有职工1.5、委外及参建工人2.6。
地铁建设方面。全市远景年规划线路21条、900公里,获批13条、506公里,位列全国第11,已全部开工建设。开通运营线路8条、352公里,实现主要交通枢纽、商圈、医院、景区全覆盖,日均客运量145次,公共交通分担率最高61%,平均运距15公里、位列全国第9,行业16项关键运营指标中14项全国第一。在建线路8条、154公里,其中三期规划7条线工程进度已达60%,预计至2028年全部开通。
低空经济方面。组建全市低空经济联盟(成员单位192家),编制全国首个“轨道交通+低空经济”融合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一平台、一基金、一示范、一基地、N多应用场景协同、以海洋为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目前,已建成省内首个低空智能管控平台,组建10亿元的产业基金,启动海上瞰青岛旅游观光、海洋海岛运输飞行等项目,正推进“轨道交通与低空交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加快青岛慈航机场收购、改造,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模化、常态化的运营业务。
经营开发方面。围绕治理现代化、经营市场化、人才专业化、管理价值化、视野国际化“五化”,深入开展市场化改革,2024年营收和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5%、5%。创新TOD开发模式,盘活沿线工业、仓储、边角地等低效土地资源,在建TOD项目6个,其中青岛北客站片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投资约800亿元,已与中铁、华润、十七冶签订合作协议,引入天津音乐学院、德云社,正加快东广场停车场市办实事工程、站前商业商务组团、山大九年一贯制学校等资源落位,争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示范区和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区。
创新工作方面。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被评为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创新打造以民主管理为核心的班组建设新模式,形成一流目标体系、班组建设、保障体系“三位一体”方法论,构建了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打造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智慧城轨体系,国家示范工程TACS、城轨大模型、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源网荷储控”一体化建设、灵活编组等一批技术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